[瀬戸の世界] ??以外的可能性
『??以外的可能性』不要以為是亂碼,真的是??唷~
媽媽的餐廳正式接手運作,第一天小弟也到現場幫一下手~而她的拍檔,他是一個帶有強烈傳統思想、圍村人思想的人,但他亦是一個很好的人,一件事還一件事,這邊跟你吵得面紅耳熱,那邊又可以談笑風生,絕對是性情中人~也算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。
雖然小弟對傳統觀念思想是很反感,但對他也是欣賞居多的,雖然傳統的東東是很討厭,但有時也有絕對的存在必要性~世事如此,不是只有正或反的存在,往往是正反共存,甚至是正反以外的其他存在結果;小弟跟他雖然各持己見,但也是接受對方的言論,才可以共存,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是沒有意思的,一味堅持己見去拒絕也只會沒完沒了,接受了就可以共同前進,何樂而不為呢~
大家說出自己的意見後,再找出共識才算是討論;若不接受對方的思想,又用甚麼來要求對方接受自己呢?
其實關於這個『??以外的可能性』,在之前也說過一下,其實除了眼前所見、支持反對、推測考量等等的結果外,還有很多的結果存在。
簡單的一個例,『1+1=?(沒有詐)』這條問題,對於這條問題,通常會有以下一些想法:
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測驗,當一個人的思考被困於對與錯時,面對一些很簡單的問題,便會出現堅定劃一的答案,或是猜測性的多種答案,其實每一個答案只要合理、有支持理據就是正確的,對或錯只是條件因素,當然沉默或不經思考的人要檢討就是了。小弟是選 5 的,因為答案太多了,除了 2 之外,1+1、1.5+0.5、20/10、10(二進制) 都是正確的答案,沒有人可以推翻的。
再來一條複雜些的,『"一千份之一" 跟 "一億份之十萬" 那個較大?(沒有詐)』,這條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,沒有對與錯可言,只有正確與否,即是只要合理、有支持理據就算是正確。最基本的答案是一樣,這是基於一條的數學算式所得出的答案,亦是最多人會答的,也是小弟的其中一個答案,小弟的其他答案有數個,在這裡只說一個吧:
又來一個例子,雖然有點可笑,但也是很有趣的,有一位會考經濟科的補習天皇,在說明『機會成本』時,用了『為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』作為例子(這是一個俊男泡MM的常用語),修讀過經濟科的會考生一定知道,機會成本是最高價值的放棄項目,而非所有放棄項目,所以『為一棵樹』而付出的機會成本不會是整個森林;但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『為一棵樹』而付出的機會成本可以是整個森林,這是定位在一些宗教及婚姻制度下的結果,也是一個正確的答案,若是又要反駁,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吧。
人天生是會保護自己的,堅持自己/拒絕外界是常有的:
昨天下午跟媽媽的拍檔討論會計的事情,到晚上跟朋友於 MSN 上討論中日的問題也令小弟很滿足,因為要了解一個人,從他所討厭的事物開始是最快的捷徑~
小弟過去有很多人不知道的黑暗面,令小弟的觀念跟同齡朋友有很大分歧,朋友圈子也是年齡較大的居多,最大的朋友老小弟接近一倍,差不多到退休的年齡,這些經驗有朋友說是不幸的人生,但小弟自己認為是幸運,有些已經不在朋友說小弟是一個無情的人,是小弟可以任意斷絕感情;有些朋友喜歡問小弟意見,相信也是小弟無私念的答案吧?不過也令小弟明白怎樣才是客觀...
說回人天生那方面,小弟的第一次 100% 客觀對事時,及第一次否定自己時開始說起,跟上面分開也是這個原因:
要完全客觀是很難,但至小不要只反抗,至少要接受反對的存在及其內容,更不要盲支持,至小要看看對手是中立、左派還是右派。
否定自我是一種最容易接受事物的方法,只是要否定自我是很困難的。人總是要找東西去接受的,最簡單就是接受自己;當不能接受自己是,就自然會接受自身以外的東西,甚至是一直不能接受的事物也可能會接受。
小弟是一向中立的,是沒有支持及反對那種,沒有提問就沒有回應那種,所以也不算是客觀或主觀。小弟於舊公司維他奶時,可以說是打工皇帝,一個月上班不足20天,對上師說粗口等也不會被解僱,這是那些所謂經理的私慾,跟小弟站於公司立場的言論及行動,所做成的結果。
其實這種性格想來是天生的,加上成長的環境及經歷,令小弟是一個不會為金錢名利這些東西賣名的人。小弟的上師永遠是最頭痛的人,相信現任老闆們也有同感吧~~哈哈哈...如不是的話就請留個言吧(呵呵呵)
小弟也很高興只到中五就沒有讀書,見現在的所係大專或大學生,只會搬書本出來,完全忽略實際經驗的現實性,沒有知識是很為難,但經驗不足也是沒用的,現實跟書本內容永遠有差距;前陣子於新聞谷中跟網友討論電工問題,小弟只有經驗,一個有A牌而沒有經驗,一個有A牌亦有經驗,結果可想而知,A牌加經驗再加上經驗,把只有A牌的壓下去,其實那次不太高興,因為這不是想要的結果,所以一直也沒有在此提過,小弟沒有讀過相關課程,只是搬出實際遇過的問題來討論,以求吸知識,但只有A版的卻不正面回答,多次回避,令A牌加經驗出來指正,結果我們三個人於那谷內消失了一段時間沒有再出現。
這件事帶出甚麼其實很簡單,也不說了~
媽媽的餐廳正式接手運作,第一天小弟也到現場幫一下手~而她的拍檔,他是一個帶有強烈傳統思想、圍村人思想的人,但他亦是一個很好的人,一件事還一件事,這邊跟你吵得面紅耳熱,那邊又可以談笑風生,絕對是性情中人~也算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。
雖然小弟對傳統觀念思想是很反感,但對他也是欣賞居多的,雖然傳統的東東是很討厭,但有時也有絕對的存在必要性~世事如此,不是只有正或反的存在,往往是正反共存,甚至是正反以外的其他存在結果;小弟跟他雖然各持己見,但也是接受對方的言論,才可以共存,要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是沒有意思的,一味堅持己見去拒絕也只會沒完沒了,接受了就可以共同前進,何樂而不為呢~
其實關於這個『??以外的可能性』,在之前也說過一下,其實除了眼前所見、支持反對、推測考量等等的結果外,還有很多的結果存在。
簡單的一個例,『1+1=?(沒有詐)』這條問題,對於這條問題,通常會有以下一些想法:
- 有沒有整人的地方?
- 如果是中文題目,答案是『王』;如果是.....
- 答案是2...吧?/答案是否...2?
- 2。
- 沉默
- 沒有根據的答案
- 其他答案...
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測驗,當一個人的思考被困於對與錯時,面對一些很簡單的問題,便會出現堅定劃一的答案,或是猜測性的多種答案,其實每一個答案只要合理、有支持理據就是正確的,對或錯只是條件因素,當然沉默或不經思考的人要檢討就是了。小弟是選 5 的,因為答案太多了,除了 2 之外,1+1、1.5+0.5、20/10、10(二進制) 都是正確的答案,沒有人可以推翻的。
再來一條複雜些的,『"一千份之一" 跟 "一億份之十萬" 那個較大?(沒有詐)』,這條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,沒有對與錯可言,只有正確與否,即是只要合理、有支持理據就算是正確。最基本的答案是一樣,這是基於一條的數學算式所得出的答案,亦是最多人會答的,也是小弟的其中一個答案,小弟的其他答案有數個,在這裡只說一個吧:
"一億份之十萬" 大於 "一千份之一"。這是一個建立於心理上的答案,而且是定位在向右看這個動作,類似羊群反應的作用。不要說如果這樣那樣就不成立這些言論,雖然大多數人第一時間的反應也是如此,這也證明了只是『不接受且反抗』而已;『如果』並不等於『結果』,定位不同,答案自然有異是人所共知的,如果這如果那也只是浪費時間吧了。
一千人中有一人向右看,其餘九百九十九人不會跟著向右看,其機會率接近 100%;
但一億人中有十萬人向右看的話,其餘九千九百九十萬人因好奇心而跟著向右看的可能性就接近 100%,尤其亞洲人是特別喜歡向右看的民俗。
又來一個例子,雖然有點可笑,但也是很有趣的,有一位會考經濟科的補習天皇,在說明『機會成本』時,用了『為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』作為例子(這是一個俊男泡MM的常用語),修讀過經濟科的會考生一定知道,機會成本是最高價值的放棄項目,而非所有放棄項目,所以『為一棵樹』而付出的機會成本不會是整個森林;但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『為一棵樹』而付出的機會成本可以是整個森林,這是定位在一些宗教及婚姻制度下的結果,也是一個正確的答案,若是又要反駁,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吧。
人天生是會保護自己的,堅持自己/拒絕外界是常有的:
- 小朋友打架,大多是為了堅持自己對、對方錯,最後由大人來調解;
- 長大一些,開始會認錯,但也不是去支持對方;
- 有了支持對象,也只是支持對象,反對敵方;
- 懂得自我檢討,以強大自己來對抗外敵;
- 作為半旁觀者,認識主觀及客觀的分別,但也只是自己以為客觀吧了;
昨天下午跟媽媽的拍檔討論會計的事情,到晚上跟朋友於 MSN 上討論中日的問題也令小弟很滿足,因為要了解一個人,從他所討厭的事物開始是最快的捷徑~
小弟過去有很多人不知道的黑暗面,令小弟的觀念跟同齡朋友有很大分歧,朋友圈子也是年齡較大的居多,最大的朋友老小弟接近一倍,差不多到退休的年齡,這些經驗有朋友說是不幸的人生,但小弟自己認為是幸運,有些已經不在朋友說小弟是一個無情的人,是小弟可以任意斷絕感情;有些朋友喜歡問小弟意見,相信也是小弟無私念的答案吧?不過也令小弟明白怎樣才是客觀...
- 支持、反對、相信、懷疑,就不是客觀。
- 不了解、不尋根、不假設,就不會客觀。
- 只看現在不看將來,只看表面不看內裡,就不算客觀。
- 喜、惡、憎、怨等個人感情,就不能客觀。
說回人天生那方面,小弟的第一次 100% 客觀對事時,及第一次否定自己時開始說起,跟上面分開也是這個原因:
- 作為中立旁觀者,沒有支持及反對;
- 為全面了解事情,於是尋根究底;
- 看到一直看不到/沒有接受/視而不見的事物,否定自己;
- 發現對與錯之外的其他答案、對抗之外的共存,了解何謂接受;
- 再次肯定自己
要完全客觀是很難,但至小不要只反抗,至少要接受反對的存在及其內容,更不要盲支持,至小要看看對手是中立、左派還是右派。
否定自我是一種最容易接受事物的方法,只是要否定自我是很困難的。人總是要找東西去接受的,最簡單就是接受自己;當不能接受自己是,就自然會接受自身以外的東西,甚至是一直不能接受的事物也可能會接受。
小弟是一向中立的,是沒有支持及反對那種,沒有提問就沒有回應那種,所以也不算是客觀或主觀。小弟於舊公司維他奶時,可以說是打工皇帝,一個月上班不足20天,對上師說粗口等也不會被解僱,這是那些所謂經理的私慾,跟小弟站於公司立場的言論及行動,所做成的結果。
其實這種性格想來是天生的,加上成長的環境及經歷,令小弟是一個不會為金錢名利這些東西賣名的人。小弟的上師永遠是最頭痛的人,相信現任老闆們也有同感吧~~哈哈哈...如不是的話就請留個言吧(呵呵呵)
小弟也很高興只到中五就沒有讀書,見現在的所係大專或大學生,只會搬書本出來,完全忽略實際經驗的現實性,沒有知識是很為難,但經驗不足也是沒用的,現實跟書本內容永遠有差距;前陣子於新聞谷中跟網友討論電工問題,小弟只有經驗,一個有A牌而沒有經驗,一個有A牌亦有經驗,結果可想而知,A牌加經驗再加上經驗,把只有A牌的壓下去,其實那次不太高興,因為這不是想要的結果,所以一直也沒有在此提過,小弟沒有讀過相關課程,只是搬出實際遇過的問題來討論,以求吸知識,但只有A版的卻不正面回答,多次回避,令A牌加經驗出來指正,結果我們三個人於那谷內消失了一段時間沒有再出現。
這件事帶出甚麼其實很簡單,也不說了~
留言